《今日緬甸》的影音記者 Kay Zon Nway就是當天被抓捕的其中一位,她當時正在盡責的紀錄發生在仰光(Yangon)三橋區(Sanchaung )對抗爭者的殘酷鎮壓。
在各個社群之間來回遊走,在接納與被接納之間、在認同與被認同之間,在關係與記憶之間,那些敏感、疏離與圓融都反應在他作品裡。在藝術家的刻意安排之下,這些物質與聲音媒介不僅是創作物本身、也是創作過程,更可以為楊俊的存在作證。
仔細觀看這些最後被展示在寬闊大廳的作品,我們會發現它們當中的商業氣息。楊俊以觀念藝術作為創作的表現形式,透過物件、自白、影像等展演,在最後儼然使得「楊俊」變成一種符號。透過閱讀展場中的這些藝術品,觀眾會在思緒裡形成不同的畫面,並與藝術家楊俊產生情感上的共鳴,使藝術品與「楊俊」由抽象發散的概念轉換成具象飽滿的形象,進而存在於世界上。位於二樓的作品則展現了楊俊不同層次的思考,在主題上將其所討論的課題由個人延伸至政治與國家層面。觀念藝術品通常被認為能夠傳遞出藝術家的想法,因為觀眾在接受訊息時會在腦海中構建藝術品,像是參與了藝術的創作。
在接納與被接納之間、在認同與被認同之間,在關係與記憶之間,那些敏感、疏離與圓融都反應在他作品裡。然而,觀念藝術在本次展覽中作為「楊俊」存在的證明卻似乎並不具備原有的意義。我們隱瞞自身感受的另一個原因,則是憂心自己沒辦法只讓痛苦停留在記憶裡,反而會重新體驗,令自己難以承受。
而最重要的一點應該是,他們的智慧足以確認你的經歷確實很駭人。單親媽媽蓋伊就是個典型的例子。蓋伊衝出家門,發現孩子正在流血且失去意識,一名歇斯底里的汽車駕駛正試圖讓孩子醒過來。取得對方同意,讓你可以不受時間限制,徹底表達自己的感受
請對方單純聆聽,不批判、不質疑,也不評論你所說的一切。我們隱瞞自身感受的另一個原因,則是憂心自己沒辦法只讓痛苦停留在記憶裡,反而會重新體驗,令自己難以承受。
除非覺得安全,否則你無法去感受。不論和你之間的關係為何,理想的傾訴對象都有相同的特點:他們會仔細且耐心地聆聽,不會心不在焉。第一個原因是我們害怕說出來會讓自己無法忍受,畢竟每次那個回憶出現在腦中,我們都會感覺到痛苦,而不是釋懷,於是推測向他人傾訴只會讓事態惡化。這段經驗,足以總結我已經懂得好一段時間的道理:開口談論可怕的經驗有多麼重要。
如果不排除這些毒素,你就必須使用防禦機制,如否認和壓抑,來讓自己脫離心中的恐懼,同時毒素會日漸累積,直到開始汙染你的身、心、靈,最終很有可能造成災難性的後果。於是,他綜合多年執業經驗,歸納出40種最常見的自我挫敗行為,例如拖延、嫉妒、執著、憤怒、自憐、強迫傾向、罪惡感等。「肥皂潔淨身軀,眼淚洗滌靈魂。文:馬克.葛斯登、菲利浦.高德堡 對可怕的經歷閉口不談 「用言語把你的悲傷傾洩出來吧。
蓋伊深陷在罪惡感之中,飽受惡夢所苦。」 ──猶太諺語 找個適合且願意聆聽的人去訴說 由於心理治療師接受過聆聽的正規訓練,並且依法必須保密,通常是傾聽你個人故事的最佳人選。
除了以實際案例故事深入淺出地說明每一項自我挫敗行為的模樣,還提供非常容易執行的方法,告訴你如何採取行動克服,從此不再成為自己的絆腳石。在鏡頭之外,我提到要讓這些來賓上節目一定很不容易,但我錯了,她們其實是主動寄信報名上電視。
取得對方同意,讓你可以不受時間限制,徹底表達自己的感受。話雖如此,心理治療師可不是唯一理想的傾訴對象,有時候,有類似經歷的人才是最理想的選擇,這類人最有資格肯定說出「我了解」和「你不孤單」。顯然這些備受折磨的靈魂,都因此感到如釋重負。而最重要的一點應該是,他們的智慧足以確認你的經歷確實很駭人。無言的哀痛會向那不堪重壓的心低聲耳語,使其支離破碎。吐露一切之後,蓋伊終於可以開始療癒,最終原諒了自己。
可怕的事件會留下有毒的殘餘情緒,而向他人描述事發經過這個行動本身就像注射筒一樣,可以把沉澱的毒素抽取出來。自我改善練習 找個具有同理心,而且能讓你敞開心胸談論自身經歷的人。
我們也擔心萬一傾訴的對象不對,不僅自己無法感到安慰,還會讓對方覺得有負擔而嚇跑,而且我們的感受可能會遭到鄙視或輕視,導致自己感覺像個傻子。單是回想可怕的記憶,或是對著不偏不倚的人發洩感受,都不足夠。
而除非有某個人願意聆聽,直到你的痛苦消散,否則你無法感到安全。越早說出來,傷口越快癒合 此外,表達自身感受也是一種淨化情緒的方式。
越快速且越完整地表達自己的感受,復原的過程就越迅速也越容易。」 ──艾斯奇勒斯 歷經駭人的事件之後,除了痛苦、恐懼和失去造成的明顯影響,隨之而來的還有另一種椎心蝕骨的感受:孤獨。」 ──莎士比亞 我曾經以專家來賓的身分登上莎莉.潔西.瑞芙(Sally Jessy Raphael)的節目,那一集的主題是家人的祕密,共有三位女性來賓:一位目睹父親殺害母親後自殺,一位遭到兄弟強暴懷孕,另一位則是從小被告知父親已經死亡,長大後卻發現父親一直都和自己生活在同一座城鎮。描述自身經歷時,盡可能說出自己記得的細節,包括視覺上、聽覺上、味覺上、嗅覺上,以及最重要的,心理感受。
說出自己的感受有助於緩解孤立感,你會覺得自己更屬於這個世界,而不是被隔絕在外。對父親來說,最強烈的情緒則通常是羞愧,因為自己沒有扮演好保護者的角色。
她發現這段記憶實在痛苦到難以啟齒,不過一段時間後,她一口氣詳細說出整段血淋淋的故事,包括她的孩子倒在馬路上的模樣,以及她自己在急診室感受到的巨大羞愧。在此同時,你壓抑的痛苦會累積和匯集本質類似的情緒,最終可能惡化成身心疾病或恐懼症。
蓋伊衝出家門,發現孩子正在流血且失去意識,一名歇斯底里的汽車駕駛正試圖讓孩子醒過來。他們會接納你的感受,不會敷衍或輕視。
及早說出來就像是摔車後重新坐回自行車上,等待越久,你越是不敢面對。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《別再扯自己後腿了:全美最佳精神科醫師教你戰勝自我挫敗,解決各種難題》,方智出版 momo網路書店 Readmoo讀墨電子書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,《關鍵評論網》將由此獲得分潤收益。除非你去感受,否則無法療癒。正因如此,同儕互助團體往往是心理治療中不可或缺的一環。
有一天,在家經營郵購事業的她忙著工作,不小心忘了把前門鎖上,結果在講電話時聽到巨大尖銳的煞車聲、一聲尖叫和沉重的撞擊聲。最後,她的孩子雖然倖存,卻一輩子毀容。
即使是共同經歷的創傷,如水災或地震,每個人感受到的衝擊還是各有差異,所以在某種程度上,人人都會覺得孤獨。這些女性並不只是為了博取大眾關注,而是迫切需要清除心中隱藏多年的祕密,她們之所以選擇這檔節目,是因為覺得莎莉值得信任,而沒有露臉的節目觀眾也不會造成明顯的威脅。
身為治療師,我會運用明確的問題,來鼓勵患者詳細描述可怕的事件:當時有什麼顏色?聲音有多大?房間很冷嗎?你有聞到任何味道嗎?在安全環境中,透過感官重新經歷那個事件,可以釋放一直壓抑的感受,對療癒的過程很有助益。單親媽媽蓋伊就是個典型的例子。